15VIP太阳集团实践队|“心”旅同行三下乡--探千年古街文脉 寻街区活化新章
发布时间:2025-07-10 20:34:28
7月9日,15vip太阳集团“心”旅同行社会实践队深入福安市阳头、莲池、石马兜三个特色街区,开展“传统文化街区活化路径”专题调研。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、工艺体验、居民访谈等形式,探寻传统街区如何在保护中创新、在传承中“活”起来,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提供鲜活样本。
街区基底:古厝里的千年文脉
石马兜街区融合军事防御与宗族文化,现存明代烽火台残垣与清代宗族祠堂,见证“兵民共居”的独特历史。
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石码兜街区历史文化馆
阳头街区以察阳古街河运商贸文化为底色,青石板路上曾留下茶商、盐贩的足迹,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明清建筑遗址。
图为实践队在阳头历史文化街区
莲池街区则是福安历史人文融汇之地,现存有唐代以来古建筑三宝寺、七圣宫等;明清古民居二十余座,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文化点92个,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讲戏、传统技艺银雕锡器等。
图为莲池街区居民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
这些街区不仅是建筑的集合,更是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聚落,完整呈现了福安从军事要塞到商贸中心再到文化聚落的历史发展,为文化活化提供了天然“土壤”。
活化路径:守正创新的多元探索
在调研中,实践队员发现,街区文化的“活”,既源于对传统的坚守,更离不开与现代生活的“握手”。阳头竹编艺人将传统竹编从“农具筐”升级为“茶席篮”“文创摆件”;石马兜烤肉技艺传承人坚持古法炭烤,为年轻顾客研发了“微辣甜口”新配方;莲池平讲戏班则把街区里“邻里互助”“反诈宣传”的故事编成新剧目。
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莲池传统文化街区体验竹编技艺
莲池街区的“暖新驿站”是实践队员的“调研打卡点”之一。这座改造的公共空间里,既有为外卖员、环卫工人准备的免费饮水区,也陈列着街区居民捐赠的老照片、老物件。同样,阳头街道通过“缆线下地”“青石板修复”等微改造,保留古街肌理的同时,引入传统手工艺体验店、本土小吃铺等新业态,让古街从“居民生活区”变为“文化体验区”。
图为阳头传统文化街区街景
街区文化不是“挂在墙上的标语”,得让居民“说得着话、出得上力”,莲池街区的李先生用行动印证了这句话。得知实践队员来调研,他主动当起“义务导游”,边走边讲街区典故,更令人触动的是,他牵头将废弃旧屋改造成“共享茶室”,成了邻居们泡茶、下棋、带娃的好去处。
图为莲池街区居民李先生的邻里共享茶室
通过与当地居民深入访谈,实践队员发现街区“家园共建共享”模式成效显著:居民从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到故事的传播推广全程深度参与,共同营造出富有温度的人文生活空间,街区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由此显著提升。
实践感悟:做传统与现代的“连接者”
从记录古厝的一砖一瓦,到体验竹编的一针一线,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:文化传承不是“守旧”,而是“以旧育新”;街区活化不是“复制过去”,而是“让过去活在现在”。据悉,实践队后续将整理调研中收集的活化案例,通过短视频、公众号等平台传播这些“活起来”的文化故事,让更多人看见街区里的文化力量。